医学院
学院首页学院概况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党群工作学生工作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科学研究>>正文

器官与遗体捐献中心

【时间】:2022-01-12  【来源】:

一、大连大学遗体与器官捐献中心简介

在大连市红十字会的指导和协调下,大连大学器官与遗体捐献中心于2015年10月正式成立,同期建成大连大学器官与遗体捐献中心纪念馆。2017年6月30日,由大连市红十字会授牌成立遗体接受站,使我校成为大连市第二个有资质的遗体捐献接受单位。

 

中心授牌仪式

中心成立至今,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2015年,时任大连市副市长朱程清同志带领大连市相关单位负责人参观了中心纪念馆,并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中心纪念馆也接待过国内一些医学院校的同仁前来参观、学习和指导。

2016年接受首位遗体捐赠者至今,大连市红十字会、大连大学遗体与器官捐献中心填表登记在册遗体捐赠志愿者人数超过3000人,已有52人实现遗体捐赠夙愿。目前登记志愿捐献者仍在不断增加,年均增长10%以上。

捐赠者当中,有2对夫妻,1对兄弟,年龄最大的91岁,年龄最小的40岁。在这里,有军人、公务员、教师、医生、工人、农民……,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这些捐献者有着达观、科学的信念,能正确对待疾病与死亡,在离开人世以后,把自己最后的、有价值的身躯回报给社会,回报给全人类,为人类文明、为医学事业作出最后的贡献。

大连大学器官与遗体捐献中心的成立,为我校在器官与遗体接受方面开启了先河,极大地缓解了医学教学与科研标本资源紧张的困局。

中心的成立和工作的开展,也为我校医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教育平台,成为践行“尚医之德”、“学医树人”等医学教育理念的重要课堂。近五年,中心人员带领教师和学生参加市红会、市卫计委、市民政局举办的活动数十次。这些活动激荡了医学生的心灵,激发了他们投身于人类健康事业的热情和决心,同时也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医学院已连续5年在捐献中心纪念馆举办“生命在奉献中延续”主题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总数近两千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在这里连续5年举办了 “医学生宣誓”活动。

     

              医学生在纪念馆举办“生命在奉献中延续”主题活动                                                  我校师生参加市红会组织的宣传活动

最后的死亡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光一样,都能光照人间。

我们郑重承诺,所有捐赠遗体全部用于医学高等教育中医学生的实验教学。我们将竭尽所能培养医学生,筑牢他们的知识技能,塑造他们的家国情怀,助力他们的全面成长,以告慰这些拥有高贵人格和奉献精神的无言体师!

 

二、遗体捐献意义


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一种高尚人格和崇高价值观的体现,是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秉持科学态度的体现。

医学教育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崇高事业,解剖学习是医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临床医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必须进行反复细致的遗体解剖,才能掌握医学影像中人体器官结构的特点与定位探索新的手术入路创造新的手术方法,不断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

遗体捐献观念的宣传普及、遗体接收工作的规范开展,能带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同时改善医学教学研究用标本匮乏现状,保障医学教育质量实现医学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宗旨。

在中国,1982年上海市就开展遗体捐献工作,南京市的遗体捐献工作则始于1996年这两地都制定了《 关于志愿捐献遗体的暂行办法》

1999年5月,北京市成立了遗体捐献管理办公室,设立在北京市红十字会业务部,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受站三个接受单位进行工作指导。

2001年3月1日,《 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个地方性遗体捐献法规。随后,山东、广东、重庆、福建、浙江等地制定并实施了遗体捐献条例或试行办法。

2002年,全国第一座红十字会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在上海市福寿园落成,次年每年的3月1日确定为上海市遗体捐献纪念日。截至目前,全国有多个城市建立了器官与遗体捐献纪念园或纪念碑,供市民及捐献者家属瞻仰与悼念。

根据部分省市出台的遗体捐献条例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献遗体遗体捐献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捐献的遗体应当用于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遗体捐献工作,负责遗体捐献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县级以上红十字会负责遗体捐献的具体工作,包括对志愿者进行登记与接受遗体的院校建立经常性的联系等。

 

三、令人崇敬的无语体师

平凡而伟大的一家人

这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却有着惊天动地之举。

先从这个家庭的儿媳妇高翠芳说起吧!高翠芳,1958年生人,党员,大连天福商贸公司的退休干部。她和老伴单世安伉俪情深,恩爱有加。2007年,高翠芳突患癌症,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她用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与病魔抗争了11年。当得知将要到达生命终点时,有大爱的高翠芳响应国家号召,在做通丈夫和儿子的思想工作后,表示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大连大学医学院,并和老伴单世安一起填报了遗体捐献志愿卡。2018年11月13日,高翠芳女士辞世。家人将她的遗体捐献给大学大学医学院,让她以更有意义的方式活在人间。

    单斌,单世安的哥哥。生于1946年,1963参加工作,1968年入党。在大连电机厂,单斌从工人做起,历任工段长、车间主任、副厂长。他为人朴实厚道,爱厂如家,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和工友打成一片,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深得工友爱戴。2016年,当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在弟媳高翠芳的影响和带动下,单斌与大连大学医学院签下遗体捐献协议,并写下遗嘱,要为祖国医疗教育事业做出贡献。2019年3月9日,单斌辞世。家人遵照他的意愿,让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承诺。

 

单继诗,单世安的爸爸。老人家生于1930年,是大连市中山区一名退休教师。单继诗老人一生学风严谨,为人师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他思想开明,甘于奉献,晚年和老伴一起签下了遗体捐献协议。2021年1月,老人家去世。家人尊重他的意愿,将遗体捐献给大连大学医学院,让老人家用更为闪光的方式继续他教书育人的事业。

  到目前为止,平凡而伟大的单氏一家人已有三位成员为医学事业的发展捐献了遗体,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刻在大连红十字会将军山墓园的丰碑上。他们的善举超凡脱俗,令人敬仰。

如今,单世安老人和他的母亲也签署了捐献协议,身后要将遗体捐献给大连大学!单世安老人常说:最后的死亡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晚霞和晨曦一样,都能光照人间!致敬这个伟大的家庭!爱能超越生死,也必能托起更美好的生命!

 

 

精忠报国  生命永恒

向道谷,安徽策湖人。中共党员,教授,生于1926年2月,卒于2020年12月31日,享年95岁。向道谷毕业于安徽商专,后考入国民党海军后勤补给学校。1946年至1947年曾任国民党海军中尉,1947年至1948年参加我党地下工作,隶属华东军区联络部直接领导。他在厦门组建了战斗小组,成功脱离国民党军,返回了解放区,并两次外派香港执行任务。天津解放后,向道谷被调到天津毛毯厂工作,当准备再次外派时,因朝鲜战争被搁置。后被派往大连海校学习,毕业后到东海舰队任大别山舰舰长,后调回大连海校任教至离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向道谷曾两次参加天安门阅兵,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向道谷一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他酷爱读书,爱好古诗词,著有《四海航行记》、《海角春秋》、《巢湖谣》、《诗论》等文集,发表诗词数十篇,作品累计近百万字。他一生热爱党,热爱人民,胸怀坦荡,常怀报国之心。1998年10月5日金婚纪念日,他和老件一起办理了遗体捐献手续,表示身后要将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教育事业。


沉默而伟大的奉献

张恩举,辽宁沈阳人,1936年8月出生,1962年10月入伍,1959年1月入党,1992年1月退休,卒于2016年1月20日,享年79岁。张恩举曾任海军第二实验区正师职政治委员,并受到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的亲自接见。在三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宋彩慧,1937年3月生,原大连起重机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1992年退休,卒于2018年5月26日。

两位老人夫妻情深,恩爱一生,离世后又先后将遗体捐献于大连大学遗体捐献中心。他们让自己成为了医学发展的助推器,成为了医学生们最完美的教科书。他们用生命力量书写的献身医学教育事业的心愿,沉默而伟大,令人慨叹不已!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大连大学医学部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十号 邮政编码:116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