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
学院首页学院概况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党群工作学生工作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本科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正文

大连大学本科教学管理文件汇编(2015)

【时间】:2022-05-23  【来源】:

大连大学“十二五”期间本科专业建设规划

2010年制定)


为主动适应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五点一线”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及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对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我校创建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目标,推进本科专业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总结“十一五”专业建设经验基础上,制订我校2011年—2015年本科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

“十一五”期间,根据《大连大学专业建设“十一五”规划》,学校在适度控制专业总量的前提下,侧重专业内涵建设。为摸清本科专业建设情况,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专业评估方案和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本科专业进行了全面的评估。针对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办学定位,进行了新一轮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结合相关学科基础,进一步重点建设,突出优势和特色。在遴选7个校级示范性专业和4个示范性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上,加大建设力度,使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成5个省级示范性专业和2个特色专业,以此为牵动,提高了本科专业的整体水平。同时,以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为载体,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十一五”期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2门、教学团队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其中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6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获得省级教学成果1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

在此基础上,围绕大连市“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积极申办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本科专业,增设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技术、通信工程、舞蹈编导、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工程、环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8个新专业,使我校本科专业总数达到49个,其中约65%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上述专业涉及学科门类广、综合性强。经济学1个,占2.0%;法学1个,占2.0%;教育学4个,占8.2%;文学8个,占16.3%;历史学1个,占2.0%;理学7个,占14.3%;工学16个,占32.7%;医学5个,占10.2%;管理学6个,占12.3%。此外,还积极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拓展了小学教育(儿童综合艺术教育)、艺术设计(服装形象设计与展示)、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与测试)、护理学(涉日护理)等5个专业方向,使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主动融入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至此,我校招生计划单列的专业和专业方向总数达61个。

“十一五”期间我校本科专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涵盖9大学科门类的49个本科专业定位趋同,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一些专业培养目标与主干学科、社会需求、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等符合度不够,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2.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地方综合性大学定位相符、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不多,培养规模不足;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作用薄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改造和调整的任务比较艰巨。

3.教学带头人制度尚未建立,新专业建设和传统专业改造投入不足,专业建设与管理急待加强。学校现有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区域优势尚未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体现。

4.一些专业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够深入,实践教学时间和质量难以保证,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教学条件建设尚不能满足专业建设及发展需要。

二、指导思想

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以创建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为契机,贯彻“调结构、建特色、上层次”的工作方针,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尊重学科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定位,分类建设,优化结构,夯实基础,提升内涵;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逐步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强化学术型人才的科研素质,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建设目标

1.关于专业结构调整:有计划地申办8—10个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和有优势学科支撑的新专业,使工学类专业比例提高3—5%;新增8—10个有实际需求和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使我校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60个左右,招生计划可单列的专业及专业方向总数控制在70个左右,每年招生的专业及专业方向总数控制在60个以内,在校本科生总数在16000人以内。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逐步扩大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使90%左右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10%左右的专业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

2.关于专业内涵建设:传统学科专业基础作用增强,特色专业优势明显,建成5-8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30%左右的专业进入一本B段招生,50%左右的专业在行业和地区有一定影响。与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和境外大学合作办学的专业数量增至30%左右;学生英语四级一次性过级率达到70%左右,读研率达到30%左右,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科技或学科竞赛获奖数量及等级综合排名位居辽宁省高校前10%,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第一志愿录取率平均达到70%左右,最低的专业超过30%。

3.关于教学改革与建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10—15项;各专业主要课程的30%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主编或参编5—8部国家规划教材;建成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5个校级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5个省级教学团队;实现国家级教学名师奖零的突破。

4.关于教学条件建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8亿元,实验设备更新率、实验房屋及设施基本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30%以上的实验室实现信息化管理并向学生开放,基本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及共享。人文社科类专业图书资料达到生均100册。80%的教室配备网络多媒体教学设施。建成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库,20%的课程实现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四、工作原则

1.调整结构。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利于学校教学组织安排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本科专业结构。

2.确保重点。按照“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点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积极发展市场竞争力强、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在行业和地区内形成一定影响。      

3.注重基础。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加强综合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建设,出名师,育英才。增强传统学科专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的支撑作用,使学生“会做人、会学习”。

4.加强实践。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实质性的校—校、校—企等联合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做事、能创新”。

5.扩大开放。面对世界发展新形势、国家发展新格局、人民群众新要求,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树立全面发展、多元选择、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教育理念,借鉴先进经验,制订相关制度,引进优质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扩大交流学生规模,践行“三个面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五、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

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认真研究国家、省、校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瞄准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深入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需要,加强对新专业建设及现有专业改造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不断完善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学院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学校专业建设组织体系,在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学院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各专业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2.注重目标导向

认真制订各年度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有步骤、分阶段地贯彻落实《大连大学“十二五”期间本科专业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体现“扶需、扶特、扶强”。借鉴教育部新一期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相关内容,引导各专业科学定位、分类建设、凝炼特色,提高专业培养目标与主干学科、社会需求、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的符合度。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推进,形成以特色专业为主干、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凸显本科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3.改革培养模式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课内外结合、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结合、教学和科研结合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先行,重点突破,有序开展,逐步实行按类招生,进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适时组建教学改革实验班,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校—校、校—企联合,搭建学科竞赛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实验实践平台,引导各专业注重人才培养特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在尊重学科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结合社会需求和各自现状的基础上,走创新型、开放型和特色型的内涵发展道路。

4.推进队伍建设

通过教学带头人的遴选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引导各专业和辐射面宽的公共课程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团队运行和管理机制;加强各类师资培训,使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努力造就一支与专业定位和教学目标相符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保证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质量。

5.建立政策体系

在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建立本校专业分类建设政策体系,包括组织管理、经费保障、教学管理、毕业标准、学籍管理、教师评聘与考核等,推动实质性的校—校、校—企联合及国际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基础。同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学业管理,推进学风建设。

6.深化课程改革

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举,凝炼教学成果,培育名师名课;抓实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抓细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加大课程建设投入,通过题库建设及考试软件的开发、应用,深化综合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建设,实现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支撑作用;建立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制度,开设新生研讨课程,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准备。倡导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体现课程的研究性或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7.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将继续加大对本科教学实验室(资料室)、特别是新专业实验室(资料室)建设的投入,通过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努力提高办学效益。要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分别侧重建设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环节软硬件条件,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全过程管理,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8.形成调控机制

依据初次就业率、第一志愿报考率、读研率等指标,跟踪各专业行业需求、社会影响等状况,引导相关专业依据大连“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为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贡献力量。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特别是针对集装箱物流基地、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电子信息及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海洋与生物工程产业基地等建设需要,以及旅游、文化、商贸、现代物流、环保、汽车等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培育新的专业生长点。

通过逐步实行按类招生,引导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自身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学业成绩等进行专业选择,促进专业的调整、改造,并适时停招社会需求相对饱和及声誉较差的专业,逐步扩大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控机制。

通过按年度公布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数据,明确各教学单位教学运行、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效果和特色项目建设情况,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约束、自我监控机制,使本科专业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下一条:大连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材料汇编(2015)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大连大学医学部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十号 邮政编码:116622